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小街街道文明社区充分利用天然资源优势,大力进步高原特色产业,种植百余亩仙人掌,盘活了闲置土地,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务工增收,为乡村振兴铺就了一条绿色增收的新路径。
走进位于小街街道文明社区的峨山沃也种植基地,映入眼帘的是一株株苍翠欲滴、长势喜人的仙人掌,其中一些仙人掌上还挂着带刺的果实。基地职业人员正穿梭于仙人掌丛间,熟练地采摘成熟的果实。“目前,我们基地的占地面积为120多亩,每亩种植100—120株仙人掌,主要种植的是最新选育的大果系列品种。”峨山沃也种植基地总经理陆卫介绍,基地于今年4月启动仙人掌种植,预计2年后进入丰产期,目前种植的大黄果和大红果因其独特的口感广受市场青睐。
仙人掌是一种耐旱且耐贫瘠的作物,且全身是宝,从果实到根茎可实现全株利用。据陆卫介绍,选择在峨山种植仙人掌,主要是基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,包括充足的光照、相对干燥的气候以及适宜的土壤条件。仙人掌不仅果实可食用,它的叶片、花、老根等也可用于餐饮、医药、深加工等领域,形成多元收益渠道。
同时,为拓宽销售渠道,基地积极开拓线上销售模式,通过线上平台销售仙人掌盆栽,使仙人掌成功搭乘“网络快车”。顺带提一嘴,基地还积极吸纳周边群众就地就近就业,为群众开辟了就业增收的新途径。“我们正在初步探索适合峨山地区的仙人掌种植技术体系,后期还将带动周边的农户一起推广种植。我们现在有丰富的种植经验,可以根据每一个农户的情况提供半托管或者全托管服务。”峨山沃也种植基地总经理陆卫说。
云南网记者王剑钊通讯员王欣吉秋羽
来源:云南网